返回

抓住新能源机遇:汽车主机厂如何应对挑战

2024-11-29 11:47:19
在全球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成为汽车行业的新风口。同时,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车机智能化、汽车电动化和产业链分工等角度,探讨汽车主机厂在新能源浪潮下的应对策略。

来自Prime Technology (Guangzhou) Inc. 拥有30年电子产品制造经验的汽车工程部分析到,汽车主机厂通过车机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产业链分工策略,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

车机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机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深入人心,智能驾驶体验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车辆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个智能化的移动终端,通过先进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用户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这种智能化趋势对主机厂和供应商提出了新的需求。实现智能驾驶体验离不开高性能的电子元件和复杂的软件系统,这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以满足车机智能化对电子产品的高质量要求。主机厂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不必全部自产自研,可以选择与厂商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智能车载系统。优质的供应商会严格遵循ISO和IATF质量管理标准,从供应链管理到最终产品测试,确保长期可靠性,并在各种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

汽车电动化:电池管理和高压平台车型

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汽车电动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市场占比逐渐上升。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电池和电驱动系统,高效运行依赖于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高压平台车型。BMS负责监控和管理电池状态,确保电池安全性和高效性,而高压平台支持电动汽车高性能运行。

这些技术对电子元件的要求极高。主机厂可以选择将部分制造任务外包给EMS厂商,后者具备高精密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BMS和高压平台组件。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产业链分工:保障质量和安全性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主机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为了提高竞争力,主机厂需要集中资源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整车设计上。将部分制造任务外包给专业的EMS厂商,成为主机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策略。

通过与EMS厂商合作,主机厂可以利用后者在电子产品制造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测试环节在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在起着关键作业,根据INEMI的报告,汽车工业在引进小尺寸封装的PCB方面进展较慢,主要因为其高温和震动要求。未来几年,ICT测试仍是比较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AOI也同样重要,对于电气连接受限的ECU,AOI是最经济的加工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包含大功率器件的ECU。AXI在验证BGA器件焊接牢固方面尤为关键,确保ABS、安全气囊等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测试在保障汽车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与专业EMS厂商合作,通过提供高质量制造服务,可以巩固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形成双赢局面。

在新能源快速驱动下,汽车主机厂通过车机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产业链分工策略,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与EMS厂商的紧密合作,主机厂可以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整车设计,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Prime-Technology_Automotive

联系我们, 取得最新信息

subscrib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