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拥抱增材制造时代:工程公司不采用3D打印是否会落于人后?

2025-06-25 11:33:49
曾被视为“颠覆性技术”的3D打印,如今已逐步走出小众,进入主流制造体系。随着3D打印在工程领域的持续普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随之浮现——不采用3D打印的工程企业,是否正逐步失去竞争优势?

这不仅是技术趋势的判断,更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一同探讨3D打印在工程行业中的影响,以及它是否正成为区分“领跑者”与“追赶者”的关键因素。

3D打印在工程行业普及到什么程度?

数据显示,工程行业是3D打印应用率第三高的行业,采用率已达41%,紧随研发行业之后。这一趋势说明,3D打印正在快速渗透进工程制造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三年中,拥有内部3D打印机的公司数量增长近四倍。这一爆发式的普及速度意味着——虽未全面普及,但未来工程行业“人人都用3D打印”几乎是必然。

采用3D打印的企业有哪些优势?

1. 效率提升,交付更快

与传统减材制造相比,增材制造通过逐层堆叠材料,不仅减少阻力与能耗,还能有效降低操作错误。

结合CAD软件直接驱动打印,工程师可在后台处理其他任务,大幅提升整体产能与交付速度。

2. 成本可控,利润可观

虽然设备初始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3D打印能显著减少材料浪费与返工成本,大幅提高单位产出的经济性。

随着技术演进,一些企业甚至在打印后为电子零件表面添加银涂层,从而增强导电性,进一步降低传统工艺成本。

3. 开拓新市场,抢占先机

3D打印不只是“更快更省”的替代方案,它也为企业打开了新市场的大门。例如:

· 建筑行业已实现45天快速建造整栋房屋;
· 医疗行业可打印仿生组织用于假体或可植入装置;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正积极探索“4D打印”,材料可随时间或环境改变形态,展现出更强适应性与功能性。

不用3D打印,未来可能掉队

目前,不使用3D打印并不意味着立即被淘汰,但趋势已经非常明确:

· 未来3D打印将成为工程行业的“基本盘”,届时,未采纳这项技术的企业将处于明显劣势。
· 特别是在电子元器件、定制化结构件、快速样机等场景中,3D打印将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须项”。

工程行业的下一个拐点:从3D到4D

未来,4D打印与微尺度3D电路打印将进一步突破现有边界:

· NASA 已经实现打印宽度仅30微米的导电电路,比人类头发丝还细一半;
· 智能材料让结构可在外部刺激下自动变形,为医疗设备与机器人制造带来全新可能。
· 这些前沿技术仍在不断演进,提早布局将是企业抢占下一个风口的关键。

越早行动,未来越具主动权

当前阶段,3D打印仍是一项带有“竞争优势”的工具,而非“行业门槛”。但很快,这个门槛将被重新定义。

对于工程公司而言,如今正是切入3D打印的关键窗口期——不只是为了跟上潮流,而是为了掌握下一个时代的主动权。

——来源:https://www.eetasia.com/

联系我们, 取得最新信息

subscribe
Top